會員登入    
   登入

文章類別

展開 | 闔起

線上使用者

18人線上 (18人在瀏覽本站消息)

會員: 0
訪客: 18

更多…
人氣608
黃媽媽 - 兵役訊息 | 2013-12-19 09:49:12

 

最近有兩件事,透露出台灣國防安全的嚴重警訊。國防部長嚴明昨天在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報告,根據歷年募兵成績與現有志願役人員數量判斷,全志願役國軍的實際人數很難突破十五萬,人力缺口至少四萬。而馬總統前一天在國民黨中山會報則認為,「戰力不是比人數」,各國一樣,這是必經過程。前者是果,後者是因,我們認為:身為國家元首兼三軍統帥卻缺乏國家戰略,已造成這個國家的最大危機。國家戰略,是上位概念,從而產生國防安全、經濟安全等各項傳統與非傳政策。政府的首腦部門無法戰略指導,官僚體系即不知任務導向,全體國人必然疑懼當局要把大家帶到哪裡去?今天,台灣的國防空洞化,經濟掏空難振,國民失去信心,歸根結柢,都出在同一個問題點上。

「戰力不是比人數」這句話,不是三軍統帥可以講的話。因為,聞者必詢:那要比什麼?這所要比的項目,台灣是否已經建構?是否持續保持優勢?同時,甚麼是台灣軍力的最適人數?目前是否達成?若仍未達成,解決方案在哪裡?如果這些基本問題,總統腦袋一片空白,只是以「不是比人數」來辯解募兵政策失敗,搪塞主政責任,這不正是克勞塞維茲所指的:「戰爭的罪人是弱者。」那麼,國民與國家豈不危殆?

有了國家戰略,才有擬具國防政策的基礎,首先必須界定的是:誰是敵人?是中國解放軍?或者太平島周邊菲律賓、越南也要納入?這牽涉建軍目標,以及國防部的任務。若是前者,就要阻卻共軍跨海;若後者也要兼顧,則海軍與空軍的建軍都要具備對南海的投射能力,必然也要將護漁納入平常業務。當前,顯然敵人不明。

眾所周知,募兵制不是國防部根據專業評估提報的政策建議,是馬英九基於選舉考量所交辦的政見,基於今天的國家財政、現實環境、軍人形象,之所以無法執行,毫不意外。這時,有擔當的總統不但要面對問題,而且要迅速透過國安會召開高層會議,提出對策。國安會的失職,有本身諮詢能量不足,也出於馬英九將國安會首長當作私人顧問;未來,若駐美代表金溥聰真返國主持國安會,這是提升國家安全的專業能力?或是出於佔位、掌權?國人必有公評。

站在全民必須關注國防的立場,輿論仍要強力督促政府立即以最積極的態度,依據現有財力與人力,將政策的優先順位完成列舉,逐一執行。若以中國為假想敵,台灣防衛固守有四個階段,一是使解放軍在對岸無法完成集結,二是防範解放軍渡海,三是反登陸,四才是陸上作戰。前兩者屬於電子戰場,相關設備與人員訓練必須到位,才能掌握戰場;同時,防空飛彈的發展與飛彈快艇的佈建是否充備,攸關能否成功阻止解放軍自空中、海上渡海。以台灣的條件,透過國內研發,建立國防自主工業,具有雙重效益,政府的作為與進度在哪裡?

至於第三階段的反登陸,多位軍方將領私下證實,解放軍目前並不具備登陸能力,因此陸上作戰所需的裝甲部隊與步兵等機動部隊的數量,即可做出精準估算。以解放軍五:一的比例,若傷亡慘重、作戰時間過長,導致成功率不高,都會影響中國的開戰決定,此即所謂備戰才能止戰,為和平創造更厚實的條件。換句話說,事在人為,絕不該是現在的擺爛態度。

退一萬步思考,馬英九如果連阿斗的尊重與放權都不如,國防部長嚴明、參謀總長高廣圻無論如何也都有責任要當好現代諸葛亮,拿出輔國佐國的績效,否則台灣人民以民脂民膏養軍備戰所為何來自由時報2013/12/19
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13/new/dec/19/today-s1.htm

 

人氣608
add to Twitter add to Plurk add to FaceBook

網友個人意見,不代表本站立場,對於發言內容,由發表者自負責任。
發表者 樹狀展開